除了一直很喜歡那個地方獨有的人文情調、歷史痕跡,我一直期待著能有一些與剝皮寮環境結合、甚至侵入式的地景藝術出現,因為我覺得"地景的變遷"也能暗喻著"居民生活的變遷",所以,我一直期待著,能有個藝術手法來述說剝皮寮那些盛極而衰的流金歲月過往。
雖然我已經造訪過剝皮寮四次了!而且每次都是看展,展覽的內容不盡相同,但都是與人文、歷史、藝術有關的主題,不過一直都沒有出現與展覽環境結合的大型作品,或許是場地租借的規範吧~讓我總覺得這個美好的環境,雖然在展覽期間會放置看板布置,但本質上卻像個旁觀者,而且是個被凍結時間的旁觀者,因為人們不再因為各種原因,改變他的使用方式、讓他隨著時間與展覽品成長...,這跟很多展覽環境給我的感覺一樣 : 這個數位藝術展...好像沒有必要非得辦在這個地方吧?!
我一直很期待未來除了看到展覽的獨特,還有與展覽環境結合的獨特
雖然沒有幸運能遇見與地景結合的"史詩級大作品",走走停停,在各展覽間卻發現一些"雋永的小詩篇"!展覽中有許多藝術家,嘗試以數位藝術聯結互不認識的陌生人,讓我覺得很有趣 !"人",是活動的地景,在大家互動的過程中,或驚訝、或興奮、或疑惑...我們一起遊戲、一起討論甚至一起尖叫,都讓展區顯得生氣勃勃!
"光林"這個展覽,是我聽到最多人發出"哇!"的展區,不僅是小孩,大人也玩得很盡興,雖然它只是個利用LED燈光條觸動後會瞬間發光的小小機制,我在展覽中卻發現千奇百怪的玩法:有人嘗試收集所有光條纏在身上、有人則不斷閃身,想盡辦法不讓燈發亮、有人則以為光條被長期拉動,壞掉而發出的"咯咯"聲也是展覽一部分,想盡辦法製造聲響(殊不知他是在毀滅作品=___=)...
我想...作品最後仍否完整,可能不是藝術家在乎的吧!或許他們最想知道的是,這些數位藝術還有哪些未知的玩法,能夠一直一直衍生進化的有生命的藝術!不像傳統繪畫,一但筆落,便無法再演化新的面目了
這個概念跟老師的期中作業"Sound Walk"很類似,也是我希望能在剝皮寮"實地體驗"的...很可惜並沒有實體的活動,我想,這個有歷史的街區,一定有許多嘰嘰喳喳的竊竊私語,想對大家說些不為人知的八卦...XD
好喜歡"革命",這個類似虛擬實境的展品,很符合我愛做白日大夢的性格,雖然感覺藝術家想傳達的思想是嚴肅的,我卻更讚賞他使用的投影互動手法,讓大家能參與這場革命,我覺得人人的心中都有著對不公平事物"革命"的衝動!可是礙於很多現實的考量而膽怯,而藝術家卻用簡單的畫面營造故事場景,讓我們置身其中,隨著畫面、隨著聲音,重新喚起內心的正義感! 看了一會兒之後,我開始訝異自己的肢體動作,伴著畫面與聲音的鼓動,不由自主抗爭起來
真希望課本上的這些知識、事件也可以用這種手法,讓我們身歷其境,用身體"直覺地"學習!(而不是一直對大腦"灌腸",難怪古人形容思想安逸腐爛、不懂獨立思考,叫做"滿腦肥腸"XD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